传媒台

网络诈骗新手法频现 香港警方拦截上亿港元被骗款

2025年6月4日 传媒台(47) 回应(0)

网络诈骗新手法频现 香港警方拦截上亿港元被骗款

随着网络诈骗手法日益复杂,香港警方联同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执法机构于今年4月展开了一项跨境联合打击行动,成功拘捕1858人,冻结超过3.26万个银行账户,并成功拦截了1.57亿港元的诈骗款项。该行动是由香港警务处牵头,联合澳门、新加坡、韩国、泰国等六个地区的反诈骗中心组成的“FRONTIER+”平台于今年首次联合执行。

此次联合行动共出动了2784名执法人员,持续一个月,成功识别并瓦解多个跨境诈骗网络。行动中,共涉及9268宗诈骗案件,诈骗类型涵盖了网购诈骗、电话诈骗(如冒充政府官员和客服人员)、投资诈骗、租房诈骗、求职诈骗和恋爱诈骗等多个领域。香港警方此次共拘捕了337人,涉案金额约为4.75亿港元,成功追回了4950万港元。

商业罪案调查科总警司黄震宇的介绍,香港今年首四个月已录得超过13115宗诈骗案件,同比增长9%。其中,网购诈骗案件增长了31%,不少案件与购买演唱会门票相关。而投资诈骗案件的总损失则高达11.8亿港元,求职诈骗的损失也高达3.47亿港元。

香港网络安全事故协调中心(HKCERT)表示,网络诈骗的手法日益复杂,尤其是“二次诈骗”和“Whats App账号劫持”成为新兴的骗局。所谓“二次诈骗”,即骗子假冒曾经受害的受害人,组建虚假的“互助群”,声称有渠道帮忙追回损失,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,进一步盗取个人信息。

另外,“Whats App账号劫持”成为一种新的骗术。骗子冒充用户的朋友,声称账户需要安全认证,诱使受害人提供官方验证码,从而控制受害人账户进行诈骗。HKCERT强调,公众需要警惕这些新型骗局,并定期检查通讯工具中的已连接设备和封存记录。

在诈骗案件中,骗徒们的手段愈加狡猾,甚至会冒充政府部门、执法机关等权威机构,利用Whats App等平台与受害人联系,试图借用权威身份诱使受害人提供敏感资料。以“追回骗款”为名的虚假群组屡屡出现,骗局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,许多人甚至在自己被骗之后,仍然陷入二次诈骗的圈套。

与此同时,不法分子在骗术中增加了情感操控的成分,部分诈骗案件会通过“建立关系”的方式,逐步消除受害者的戒心,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。例如,骗子通过“感情牌”接近受害人,伪装成需要帮助的“受害者”,一旦获得受害人的信任,就会开始引导他们进行投资或提供个人财务信息。

警方提醒市民,当前诈骗手法层出不穷,诈骗者利用情感、金融等多种手段进行诈骗。警方特别指出,近期有诈骗团伙通过短讯与电话等方式,冒充物业管理人员或邻居,告知某些住户单位发生漏水情况,从而获取受害人联系信息,进而展开诈骗活动。尽管这些手法看似无害,但骗子通过巧妙的伎俩设下圈套,诱使受害人中招。

这些诈骗案件大多数通过社交平台进行,骗徒往往会制造出一个“真实”的情境,令受害人放松警惕。例如,冒充投资顾问、分享“内幕消息”等,都是骗徒常用的手段。一旦受害人产生信任,骗子就会进一步诱导其进行资金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。

随着诈骗案件的频发,警方及相关机构已加强了对诈骗案件的宣传力度,提醒市民要保持高度警觉。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,市民应避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,特别是在社交平台上,警惕陌生人发来的邀请或投资建议。警方呼吁,市民在遇到任何不明来电或短信时,务必保持警惕,避免上当受骗。

发表

香港娱乐网欢迎您加入讨论,请发表您的看法并分享您的观点。

最近更新